Skip to main content
  1. other/

为什么要读书

·1714 words·4 mins·

前言 #

为什么要读书?这是一个问题,又不仅仅只是一个问题,因为在不同的范畴中提问者要问的问题是不同的。比如说他可能在问:

  1. 读书有什么好处?
  2. 为什么要读书而不是去看博客、视频或者樊登的10分钟讲书?
  3. 我读了几本但是没感觉有什么改变,所以读书真的有用吗?

因此我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明确提问人问这个问题范畴。

读书有什么好处 #

读书可以有很多好处,这又取决于读什么书,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

  1. 有些书可以让人的心更平静,在这个吵闹的世界里这一点显得尤其难得。
  2. 有些书可以让人更宽容,更能接受这个世界,更能接受其他人的缺点,更能接受真实的自己。
  3. 有些书可以让人更明智,可以更清楚周围事物的脉络。
  4. 有些书可以让人的专业技能更上一层楼。
  5. 有些书可以启发人思考。
  6. 有些书可以陶冶情操。

总之,看书总是会有好处的。

为什么不去看博客或者视频 #

看书太花时间了,而且有可能越看越困,可以去看短一些的博客或者视频或者樊登的10分钟讲书吗?

当然可以,这些也是知识的一种展现形式。但是我更推荐读书。

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知识、思想是如何存储在人脑中的,因此我只能以自己的经验来解释为什么要读书。

当我们看到一个观点或者知识点时,只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它,时间一长就会忘掉,而避免忘掉有两种解决办法——经常回顾或者彻底理解它。

我当然不推荐“经常回顾”这个笨办法,所以要如何彻底理解知识呢?

建立连接。把知识和自己的认知建立起连接的过程就是将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的过程。只有建立起连接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那么如何建立连接呢?我们可以类别为如何连接两条公路。

如果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近,那么修建一条很短的路就可以连接上。这类知识很容易吸收。

如果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远,一条在美国,一条在中国,那么这类知识就是目前无论如何也无法吸收的,因为建立连接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这类知识应果断放弃,过个几年再来看。

如果这两条公路距离不近也不远,那么就需要找到他们相连的公路。查看自己能够找到的公路,找到其中距离目标最近的公路,然后建立起连接,这时候新的知识也会被自己消化。这类知识也是我们当前最“适合”的知识,因为它能够极大的扩展我们的认知体系。

而书中的内容就是在帮助我们找到距离目标最近的公路。如果作者只是告诉你一个结论,那么过个三五天你就会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作者用几百页的篇幅,将知识点从你的认知范围内一步一步拓展,直到目标,这时候你对知识点的理解就会大不一样——你已经建立起了连接!所以有些书的书名会带有“自顶向下”、“深入浅出”这些修饰,这就是一个建立连接的过程!

我再用范畴来解释下建立连接。范畴可以理解为一个圆,圆的中心就是一个知识点,圆的周围就是这个知识点相关的知识点。比如对于知识点B,知识点A和C就在知识点B的边缘;同样对于知识点C,知识点B和D就在边缘。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一个的圆,这些圆彼此嵌套。

假设我现在的认知只有A和B,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讲D的,尽管我知道了D,但是没办法建立起连接。然而作者不会只告诉我D,他会先告诉我B,通过B再告诉我C,再通过C告诉我D,于是就建立起了我和的连接!

这让我想起了上学时候的事情。一个学期的开始,老师总会先讲一些简单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我觉得不过如此,于是放松警惕以至于懈怠,所以有些内容就没有去听,再然后就发现老师讲的内容已经完全理解不了了!!!

读了几本但是没感觉到改变 #

上初中时,我的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厚积薄发。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无法理解!

为什么是薄发而不是爆发?我积累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爆发吗?这就是我,或者说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的体现。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能够爆发的人是少数的幸运儿,大部分人只能默默地积累。

当然,可能是我对薄发的理解不对。比如苏轼理解的就是: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这里的是对的提纯,是去芜存菁的过程。

厚积薄发的前一句是博观约取,就是说要广泛的阅读,谨慎的获取其中好的部分。

所以说,只读几本书但是没感觉到改变是正常的啊!

小结 #

  1. 开卷总是有益的。
  2. 去看书而不是看视频、博客。
  3. 看那些“距离我们不远也不近”的书更有成效。
  4. 厚积薄发。
  5. 每个问题都有其范畴,不同的范畴就会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