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1. book/

《洞见》

·1859 words·4 mins·

作者:罗伯特·赖特

关于书名 #

最早看到这本书是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中,作为推荐书籍介绍的。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半原因是其书名——《为什么佛学是真的》。李录采用了《WHY BUDDIHISM IS TRUE》这本书书名的直译,而在国内这本书的中译名为《洞见》。

内容概括 #

作者尝试用科学的角度(尤其是进化心理学)去解释“世俗的”佛学——世俗的佛学区别于超自然佛学——让读者能够接受佛学、了解佛学、练习冥想,从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本人不是佛教徒,因此也没有推荐大家成为佛教徒)。

主要内容 #

被周围世界控制的我们 #

人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这可以理解为人类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繁衍——如果不是,那么人类早就在几万年前就被大自然淘汰了。

于是我们本能的想法、行为都是利于个人生存的,以便自己的基因能够遗传下去。但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不一定,这是大自然想要的结果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思想、行为是被周围的世界控制的,比如说当周围世界发生改变时,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处理方法也是一样的,因为目的是一样的。那么如何摆脱这种控制呢?作者给出的办法是正念冥想

关于“无我” #

作者描述了自己的一个经历:

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脚上有点痛。大概同时,我听到外面有一只鸟在歌唱。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感觉脚上的刺痛并不比鸟儿的歌唱更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作者将这种情况理解为自我界限的消解,“我”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

“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呢?有很多种,如亲人、朋友、同事,也可以是共生关系,如细菌。当我描述这些关系时,同时也在思考他们与“我”的远近、利害——可以说,我是在被动的建立关系

那么我旁边的一只自由的鸟儿跟我是什么关系呢?我看到它站在那里,我听到它的声音,于是我们之间也建立了一种**“单纯”的关系**。

那么我的身体跟我是什么关系呢?我们本能的认为身体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思考一个问题:这种想法是怎么来的?是大脑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感觉!那么我的大脑能不能让旁边的鸟儿也视为“我”的一部分?当然可以,毕竟相比刺痛的脚,旁边的鸟儿要更加美好!

所以什么是“无我”理性的看待这个世界,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消解掉本能的自我界限,达到与周围世界融为一体的感受,这就是我理解的“无我”。

事物的本质 #

当我在休息的时候,如果听到外面的施工产生的噪音,就会很苦恼——一方面,这些声音让我很难得到休息,一方面,工人们也没错,他们也是在建设城市。在深圳经常能碰到这种情况。

**我们是如何产生感觉的?**我们人类从外部获取到信息,然后进行加工,再然后才会产生感觉。

我为什么不喜欢听到电锯的声音?这很可能就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如果你认同这个观点,那么就能够认同:我们又被周围的世界控制了!

声音本身是被动的,既没有喜悦,也没有不悦,产生感觉的是我们自身。所以,看清声音的本质,我们就不会视它们为“噪音”。

模块化的大脑与被误解的自律 #

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大脑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工作,这些模块之间互相协作,不断对捕获到的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决策”——浪漫电影使“求偶”模块掌握决策权,恐怖电影使“自我保护”模块掌握决策权,看到讨厌的人使“憎恨”模块掌握决策权。。。

经常能看到朋友圈有人分享文章,然后再感叹一句“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似乎暗示着我们牺牲了享受,换取了知识、健康或其他正面的事物,并且我们在用极大的毅力坚持做这件事。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

一次我坐下来,犹豫着是去打游戏还是看书,经过了一番天人交战,我选择了打游戏。然后下次、下下次,我就没有任何心里负担的直接选择了打游戏。大脑中的模块就像锻炼人的肌肉一样,越用越强。于是我的“打游戏的模块”越来越强,而“看书的模块”越来越弱。所以一旦养成习惯后,大脑的决策就越倾向于打游戏。

那么我要如何阻止这种决策呢?强迫自己去看书?强扭的瓜不甜,这种时候能看的进去书才怪。

正确的办法

  1. 识别出打游戏的欲望
  2. 接受这种感觉
  3. 审视这种感觉
  4. 不认同这种感觉:打游戏哪能有看书的受益大,都是大自然赋予的本能在作祟!

一旦能够理性的分析欲望,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一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对应的大脑模块也会不断加强。于是就形成了“上瘾”、“自律”等行为。

作者把这种理性的分析称为“意识心”,并且认为,通过正念冥想可以强化“意识心”。

个人总结 #

看完这本书又有了练习冥想的想法,但是怎么感觉这个想法似曾相识呢?对了,这是2021年的年度计划之一!

2021年没有完成的只能顺延到2022了。立个小目标:每天早上30分钟的冥想练习!